國際流浪動物日是什麼?為流浪動物創造改變的契機
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,是全球共同響應的「國際流浪動物日」(International Stray Animals Day)。這個紀念日雖然在台灣仍不為大眾熟知,但它背後的意義,卻深深呼應著我們每個人該有的責任──看見、理解、並付出實際行動,為流浪動物創造改變的契機。
國際流浪動物日的由來與目的
國際流浪動物日最早於2010年由荷蘭的動物保護團體「World Animal Awareness Society」發起,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全球流浪動物數量激增、缺乏醫療與庇護的問題之認識,並鼓勵各地政府與民眾共同推動結紮(TNR)、認養、不棄養等改善機制。
這不僅僅是一天的紀念,更是一年 365 天的提醒──流浪動物並不是自然產生,而是人類社會行為與制度缺陷的結果。
台灣的現況:流浪動物問題仍嚴峻
根據農業部統計,台灣每年流浪動物通報數超過十萬筆,其中以偏鄉地區、山區與工業區為重災區。許多狗園已處於超負荷狀態,志工長期人力與資金雙重壓力,也有狗狗因未即時結紮而再度繁殖、形成惡性循環。
許多民眾關心浪浪,但卻不了解如何實際參與。國際流浪動物日正是一個契機,讓更多人從「心疼」轉化為「行動」。
絕育的重要性:從源頭減少流浪狗
未絕育的流浪狗每年可能繁殖數十隻小狗,進一步加劇流浪動物問題。研究顯示,一隻未絕育的母狗及其後代在六年內可能產生高達67,000隻流浪狗!國際流浪動物日強調絕育計畫的重要性,這不僅能控制流浪狗數量,還能降低牠們的健康風險。「浪愛存在」的流浪狗醫療捐助計畫包括贊助絕育手術,幫助從源頭解決問題。您可以透過流浪狗救援基金支持這些行動,讓更多狗狗免於流浪之苦。
你可以怎麼做?四大參與方式
紀念日不是口號,而是改變的起點。以下是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做起的四種方式:
- 支持 TNVR 絕育計畫:協助捕捉、結紮、原地放回,減少流浪動物數量。
- 加入在地志工行動:協助狗園清潔、餵食、送醫,人人都能貢獻一己之力。
- 以捐糧或捐款方式支援:支持像「浪愛存在」這樣為弱勢狗園募資的平台,確保物資與醫療不中斷。
- 推廣正確飼主教育:分享相關知識、勸導不當飼養、呼籲合法登記與絕育。
浪愛存在:連結愛心與需求的橋樑
「浪愛存在」長期關注全台弱勢狗園與街頭浪浪,並協助進行狗糧募集、醫療補助、志工媒合與合法捐款推廣。我們不是直接收容浪浪的單位,而是串聯資源,讓有需要的狗園能持續運作,讓有心幫助的人能安心參與。
在「國際流浪動物日」這樣的日子,我們更希望透過推廣與倡議,讓更多人了解每一份捐款與行動背後的意義,這些善意將真正改善浪浪的生存條件與未來。
不是只有一天,改變從今天開始
關注浪浪的生命,從來不該只是一年一次的紀念。讓每一天都成為改變的起點,讓我們一起將對流浪動物的關懷,轉化為持續、具體的力量。
✅ FAQ 常見問題區塊
Q1:國際流浪動物日是什麼時候?
A1: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,是全球共同響應的國際流浪動物日,目的是提高對流浪動物議題的關注與參與。
Q2:我不方便認養,可以怎麼幫助流浪動物?
A2:你可以透過捐款、捐糧、成為志工,或協助推廣正確飼主觀念等方式來幫助牠們。
Q3:「浪愛存在」是否有合法勸募字號?
A3:我們僅配合有合法勸募字號的狗園單位,並公開合作資訊,保障每位捐款者的善意都能落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