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見導盲犬別打擾:路人 5 守則與店家友善指引

服務中(穿著工作背心)的導盲犬正在「上班」。任何逗弄、拍打、餵食或叫喚,都可能打斷牠的專注,進而影響視障使用者的安全。這篇文章用好記的「路人 5 守則」與「店家友善清單」帶你一次掌握:面對導盲犬服務犬時,怎麼做最尊重、最安全,也最有效率;並補充大眾運輸、電梯與校園、商場等情境的注意事項。當每個人都多做一步,友善就能在城市流動,讓人與導盲犬都更安心。


路人 5 守則:尊重導盲犬的專注

  1. 不摸、不逗:工作中請勿觸摸導盲犬或拉牽繩、抓背帶;想互動請先詢問使用者。
  2. 不餵食:食物與零食會干擾判斷,也可能引發過敏或衛生疑慮。
  3. 不叫喚、不吹口哨:聲音刺激會分散注意力,降低行走安全。
  4. 不拍閃光:閃光與近距離拍攝會驚擾犬隻,也侵犯使用者隱私。
  5. 不攔路:主動讓出通道、協助開門或按住電梯門,避免擁堵。

貼心提醒:若察覺使用者可能需要協助,請先口頭詢問「需要我幫忙嗎?」並遵照對方指示行動;不要直接拉人或碰觸犬隻。

店家友善指引:打造導盲犬也能安心進出的空間

入口與動線

  • 門口無障礙:保持出入口暢通,門檻高度與臨時擺設不阻礙導盲杖與犬隻通行。
  • 清楚告示:於門口標示「導盲犬/服務犬友善」,避免員工或顧客誤會。
  • 通道寬度:主要動線預留能同時容納 1 人 + 1 犬通過的寬度(約 90–100cm 為宜)。

座位與停靠

  • 優先安排角落或靠牆位:讓導盲犬能伏臥在桌側或腳邊,不影響通行。
  • 避免高熱/油煙區:遠離明火、熱湯推車與出餐口,降低風險。

員工 SOP

  • 統一話術:訓練員工分辨導盲犬背心與職責;必要時由值班主管應對。
  • 協助而不打擾:提供菜單朗讀、帶位、結帳導引,但避免觸碰犬隻

小提示:各地對服務犬/導盲犬進入公共或營業場所之規範可能不同,請依所在地最新規定落實內訓與標示。

在交通與公共空間遇見導盲犬:這樣做最安全

大眾運輸(公車、捷運、火車)

  • 優先讓座:可禮讓靠走道或角落座位,讓犬隻可在腳邊伏臥。
  • 電扶梯/電梯:若可選,電梯更安全;進出時請稍微等候,避免門縫夾到犬隻。

電梯與狹窄通道

  • 先讓後進:讓使用者在導盲犬引領下先進先出,避免人群擠壓。
  • 門邊協助:可代為按住門開鍵,並以言語提示目前樓層或障礙。

校園、商場與活動場地

  • 廣播與志工導引:大型活動可設置無障礙服務台,提供入場導引與座位協助。
  • 環境音提示:避免過度突發音效(尖銳哨音、爆音),以免驚擾犬隻。

常見迷思,溫柔釐清

  • 「導盲犬可以摸一下嗎?」工作中不行;若想互動,需先詢問使用者並得到同意,再在指定位置輕撫。
  • 「穿背心是不是代表牠一直加班?」合格的導盲犬有明確的休息與照護規劃;訓練團隊也會定期追蹤健康與狀態。
  • 「店內有『禁止寵物』標示就不能進?」多數地區導盲犬/服務犬不等同一般寵物;請依所在地規定與官方資訊執行。

如何向孩子解釋導盲犬?一段話就夠

可以這樣說:「牠現在在保護一位看不到路的朋友,我們輕聲讓路、不摸不餵,就是對牠最大的讚美。」簡單、清楚、具體,孩子最能理解。

支持導盲犬=支持更友善的城市

友善不只是一句口號,而是日常的每個小動作:讓路一秒、輕聲提醒、替人按住電梯門、告知店員「他們可以進來」。當越多人懂得導盲犬禮儀服務犬友善,視障朋友的行動半徑就更大、生活也更自在。


浪愛存在的角色

浪愛存在不從事導盲犬訓練,我們的核心在:支援弱勢狗園與街頭浪浪的狗糧募集、醫療補助、TNVR 推廣與科普教育。當末端照護被穩住,更多犬隻能走向安穩生活,也讓社會更有餘裕理解與支持各類工作犬(含導盲、治療、搜救)。

🐾 小小行動,讓友善蔓延

  • 👉 我要捐糧:撐住狗園日常,讓更多生命被好好照顧。
  • 👉 我要捐款:補足流浪狗醫療TNVR資源,從根本減少流浪。
  • 👉 分享文章:把導盲犬禮儀傳出去,讓城市更友善。

延伸閱讀


常見問題 FAQ

Q1:看到導盲犬想幫忙帶路,可以牽牠嗎?

A:不要牽導盲犬或拉背帶。若使用者同意,你可以走在一側以口頭指引並協助按電梯/開門。

Q2:店裡其他客人怕狗怎麼辦?

A:可安排使用者坐角落或靠牆位,並向客人簡短說明服務犬的工作性質與不打擾原則。

Q3:我想讓孩子認識導盲犬,可以近距離觀察嗎?

A:請先徵詢使用者,並在對方同意的前提下進行;全程不觸碰犬隻、不餵食、輕聲交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