陪伴,不只是照顧|照顧老狗全攻略:飲食、運動、醫療與居家改造

當毛孩步入銀齡,牠需要的不是「更多規矩」,而是「更貼心的安排」。本篇文章整理照顧老狗的八點關鍵:如何判定是否進入高齡犬階段、該怎麼調整飲食與運動、半年一次的健檢要做什麼、居家空間如何改造,以及情緒與睡眠的貼心照料。幫助您瞭解照顧老年狗狗的方方面面。
【提醒】本文為科普參考,不能取代獸醫診療;任何不適請即刻就醫。


一、何時算「高齡」?先認識老化徵兆

  • 年齡指標:一般中大型犬約 7–8 歲、小型犬約 9–10 歲可視為老齡犬照護重點期(個體差異大)。
  • 外觀變化:白毛增多、體重忽胖忽瘦、肌肉量下降、視聽反應變慢。
  • 生活跡象:起身變慢、上下樓猶豫、夜間踱步或日夜顛倒、對呼喚反應遲緩。

二、飲食與營養:老狗飲食的三大原則

1)蛋白質與熱量要「精準」

避免「一老就減蛋白」的迷思。肌肉維持很重要,重點在蛋白質品質與消化適口性。若有腎臟、心臟或其他慢性病,請依獸醫建議調整配方。

2)關節與發炎管理

可與獸醫討論魚油(EPA/DHA)與關節護理配方(如葡萄糖胺/軟骨素等)之適用性與劑量;避免自行加總多種保健品。

3)水分與口腔健康

備有多個清潔水碗;濕食或加水有助攝水。定期潔牙與口腔檢查,降低牙痛引起的拒食與體重下降。

三、半年健檢與慢病管理:老狗醫療的檢查清單

  • 例行檢查:理學檢查、血檢/尿檢、糞檢、口腔與皮膚、眼壓與視覺、心肺聽診。
  • 影像與心臟:必要時胸腹 X 光、超音波、心電圖/心臟超音波。
  • 疼痛與用藥:絕對不要餵人用止痛藥;止痛、胃腸與腎臟負擔需由獸醫評估。
  • 預防醫學:持續心絲蟲預防、外寄生蟲與必要疫苗,依體況調整。

四、運動與復健:短而頻繁,安全第一

  • 短時多次散步:以「不喘、不跛」為原則;多做嗅聞找找樂,讓腦與身體都被滿足。
  • 關節友善:防滑地墊、慢坡道(取代樓梯)、保暖與雨天防滑外出裝備。
  • 復健與伸展:被動牽伸、按摩、低衝擊運動(如水療),請由專業指導。

五、情緒、睡眠與認知:看懂「變得不一樣」

  • 認知功能改變(類似失智):空盯、迷路、作息顛倒、對家人反應減弱。可透過規律作息、夜燈、環境提示(香氛、音樂)與嗅聞遊戲減緩焦慮。
  • 分離與焦慮:外出前降低儀式感,提供耐咬玩具與嗅聞墊,逐步訓練獨處耐受。
  • 睡眠品質:加厚床墊、保暖、遠離強光與噪音;夜間踱步可評估疼痛或內分泌問題。

六、居家改造:讓生活少一點負擔,多一點自在

  • 動線:鋪防滑墊、設坡道、夜燈指引;抬高食水碗減少低頭負擔。
  • 衛生:局部洗澡、尿布與護膚噴霧(照醫囑);定期修剪指甲、肛門腺護理。
  • 溫濕度:避免受寒與濕滑環境;梅雨/冬季勤換墊材與吹乾。

七、失禁與清潔:面子與身體都要顧

  • 先排除醫療問題:頻尿、血尿、嗜睡或疼痛需就醫,排除泌尿道感染或內科問題。
  • 友善清潔:溫和洗劑、乾洗慕斯、屁屁濕巾;勤更換床墊外罩,防褥瘡。

八、生活品質評估與善終討論:把愛說在前面

可與獸醫討論「生活品質」評估(食慾、疼痛、行動、情緒與互動)。當不適遠多於快樂,提前安排善終與後事,讓離別也有尊嚴。

浪愛存在:為老齡浪浪多撐一把

浪愛存在專注支援弱勢狗園與街頭毛孩:捐糧、醫療補助、TNVR 推廣與科普。當基本盤穩住,老齡與傷殘浪浪能獲得更持續的照顧,減少因疾病惡化與營養不良造成的痛苦。

🐾 用行動,讓牠的晚年更舒服

  • 👉 我要捐糧:支持老齡犬專用配方與日用物資。
  • 👉 我要捐款:補足健檢、止痛、復健與慢病管理費用。

常見問題 FAQ

Q1:照顧老狗需要換成老犬飼料嗎?

A:多數情況有助於體重與消化管理,但仍須依個體疾病(腎臟、心臟、腸胃)由獸醫客製化調整。

Q2:老狗還要運動嗎?

A:需要。採「短而頻繁、低衝擊」,並觀察疲勞與疼痛指標;嗅聞與找找樂能滿足大腦需要。

Q3:夜間一直走動、睡不好怎麼辦?

A:檢查疼痛與內分泌問題,並調整作息、使用夜燈與安撫聲響;必要時與獸醫討論用藥。

Q4:可以自行餵人用止痛藥嗎?

A:不可以。人藥可能造成腎肝毒性或腸胃出血;任何止痛與消炎皆須獸醫評估。

Q5:家中地板很滑,老狗常跌倒怎麼辦?

A:鋪防滑地墊、穿防滑襪、設置坡道;餐碗抬高,減少低頭與滑倒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