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看見疑似棄犬或被遺棄的狗狗,心會揪一下是很自然的,別急著自責或慌張,我們可以用更溫柔、也更有效的方式陪牠走過眼前的難關。這份小指南以「安全優先、步驟清楚」為出發點,陪你一步步完成:蒐證(時間、地點、車牌、影像)→ 通報(地方動保單位/1999)→ 暫時安置與就醫。同時也整理了社群發布訊息的小提醒、鄰里合作的做法,以及募資避免踩雷的重點。用穩穩的心、做對的事,每一次伸手,都能真正幫到牠。
第一秒先做的事:把人犬安全放在第一位
- 先評估環境:確保自身安全(車流、夜間視線、天候),再接近犬隻。
- 安撫而非追趕:避免奔跑與高聲喝斥;側身、低姿靠近,讓狗自行嗅聞。
- 簡易防護:若需搬運可用大毛巾/外套「包裹身軀」後抱起;必要時自製柔性口套(繃帶、紗帶)避免痛咬。
一、蒐證:讓事實說話,不與人正面衝突
目擊棄犬當下,不建議激烈對峙或追車;把重點放在「可用的證據」。
- 時間與地點:記錄精準時間、路口與地標。
- 影像:以手機或行車紀錄器拍攝不影響安全的範圍;保留原檔。
- 車牌與人員特徵:若能安全取得,記下車牌、車款顏色、人數與衣著。
- 犬隻資訊:毛色、體型、性別、特徵(項圈、傷口)。
小提醒:證據交由主管機關處理;避免公開散布可辨識個資,保護自身法務風險。
二、通報:把資訊送到正確窗口
請依地點向地方動保單位通報,或撥打 1999 市民服務專線轉介,並提供以下清單:
- 通報清單:時間、地點、影像、車牌、人員特徵、犬隻狀況(有無受傷/流血/行動能力)。
- 回覆方式:留下電話與可回電時段,利於後續聯繫。
- 案件編號:請求承辦窗口與案件編號,方便追蹤。
若犬隻受傷或生命危急,通報與送醫並行最有效。
三、暫時安置與就醫:撐過黃金期
- 臨時安置:車內鋪毛巾或紙箱固定;保持安靜與昏暗,降低緊張。
- 就醫準備:聯絡就近獸醫院或 24H 急診;攜帶身分證件、現金/金融卡。
- 醫療單據:保留診斷書、收據、藥袋,利於後續媒合、報備與公開透明。
- 餵水餵食:清醒無嘔吐可少量飲水;昏迷、嚴重外傷或疑似誤食時請勿強灌。
四、社群發布指南:讓資訊有用、保護隱私
- 重點化訊息:地點、時間、犬隻特徵、就醫狀態與當下需要(找飼主/送養中/急需血袋/募款窗口)。
- 避免公開個資:模糊人臉與車牌(除非已交由主管機關)。
- 不散布腥羶血:尊重生命與閱聽者;必要影像留給專業判斷。
五、募資避雷:把善款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
- 選擇透明單位:優先與公開勸募字號、收支報表、合作獸醫院的團隊對接。
- 用途明確:註明「醫療/住院/手術/復健」,定期更新結案報告。
- 拒絕個人帳戶不明流向:以第三方平台或機構帳戶為主,保護捐款人與犬隻權益。
浪愛存在專注協助弱勢狗園與街頭浪浪的狗糧募集、醫療補助、TNVR與衛教;若你需要公開透明的橋樑,這裡是可靠的選擇。
六、社區長期解方:別讓棄犬變成下一群流浪
- TNVR 串接:捕捉、結紮、疫苗、回置,穩定族群、降低繁殖與衝突。
- 固定餵點+清潔:「固定時間與地點、專盆專用、餵完清理」,降低環境髒亂與鄰里摩擦。
- 飼主教育:推廣晶片登記、牽繩與結紮;用認養代替購買,減少源頭壓力。
七、快速檢核表
- ✅ 我已確保自身安全,再靠近犬隻。
- ✅ 取得時間、地點、影像、車牌與犬隻特徵。
- ✅ 已通報地方動保單位或 1999,取得案件編號。
- ✅ 生命危急→就醫並行;保留所有醫療單據。
- ✅ 社群發布去識別化,資訊聚焦「當下需要」。
- ✅ 募資對接透明單位與明確用途;定期回報。
常見問題 FAQ
Q1:看到棄犬可以跟車或攔人嗎?
A:為避免危險與法律風險,不建議追車或對峙;改以影像與車牌蒐證、通報主管機關處理。
Q2:我無法安置,還能怎麼幫?
A:協助通報、提供影像、幫忙聯繫志工、協調交通或贊助醫療費、分享正確資訊,都是關鍵支援。
Q3:醫療費該怎麼公開?
A:拍照留存診斷書、收據與藥袋,定期更新病況與金流;結案時公布總表,建立信任。
Q4:社區反彈很大,怎麼溝通?
A:提出「固定餵點+清潔+TNVR+通報窗口」的秩序方案,並分享每週成果,讓里民看見改善。
Q5:怎樣避免下一次的棄犬?
A:推動認養代替購買、飼主責任教育、寵物登記與結紮補助,從源頭減量才是長期解方。
浪愛存在:把你的善意,送到最需要的地方
浪愛存在專注把資源送到第一線:支援弱勢狗園與街頭浪浪的狗糧、醫療補助、TNVR 推廣與衛教。當基本盤被撐住,棄養不再被無限放大,每一次救援都更有後盾。
🐾 你的 1 分鐘,牠的一次翻身機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