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要聲明】本篇為科普指引,無法取代獸醫師專業評估與處置。
不同犬隻年齡、健康狀態與環境風險皆異,實際疫苗時程與防疫策略,請依照主管獸醫意見調整。若有疑似群聚傳染、突發重症或快速死亡個案,請立即就醫並啟動隔離與通報流程。
為什麼流浪狗疫苗是第一道防線?
在收容環境、開放狗園或社區餵食點,犬隻密度高、個體來源複雜、壓力大,免疫力容易下滑。疫苗可針對高致病力與高致死率的病毒建立群體免疫,搭配隔離、消毒、動線管理,才能真正降低群聚爆發風險。
核心疫苗 vs. 風險型疫苗:打對比打多更重要
核心(多數犬隻都建議)
- 犬瘟熱(CDV):高致死率,神經併發風險高。
- 犬小病毒(CPV-2):爆炸性傳播,腸炎、脫水致命。
- 犬腺病毒(CAV-1/2):肝炎、呼吸道疾病。
- 狂犬病(Rabies):人畜共通高風險,依地區規範與獸醫評估施打。
風險型(依地區與環境評估)
- 犬副流感(CPiV)/ 犬舍咳嗽複合群:收容與密集互動場域建議評估。
- 鉤端螺旋體(Lepto):積水、農牧區、鼠類活躍區域建議。
- 博德氏氏桿菌(Bordetella):頻繁出入醫院、美容、寄宿、活動場建議。
重點:由獸醫依「地理風險 + 生活型態 + 場域密度」開立方案,避免不必要重複施打,也別錯過真正需要的防線。
常見時程示意(請以獸醫評估為準)
- 幼犬(收容或新到園):多自約6–8 週齡起始核心疫苗,間隔 2–4 週追加,通常至約16 週齡完成初始套組;其後依建議時程加強。
- 成犬(未知疫苗史):多採起始+加強策略(例如起始 1 劑,間隔數週再補 1 劑),再進入維持週期。
- 維持(Booster):依疫苗種類、廠牌與犬隻風險,常見為每年或多年一次;具體由獸醫判定。
提醒:生病、發燒、嚴重營養不良、懷孕等情況應延後或調整接種;新進犬在完成基礎免疫前,務必隔離觀察。
群聚傳染的「三道門」:隔離、消毒、動線
1)隔離區與 14 日觀察
- 新進犬:落地檢查 → 隔離觀察(建議 10–14 天) → 無症狀、完成基礎免疫後再合群。
- 有症狀(咳嗽、腹瀉、嘔吐、發燒、鼻膿、神經症狀):立即轉入病患區與就醫評估。
2)清潔與消毒 SOP
- 區分清潔工具(隔離、病犬、健康區各自使用)。
- 先清洗有機污物再上消毒液;依標示濃度與接觸時間操作。
- 每日地面、籠舍、食具、飲水器具定時清潔;食盆水盆專盆專犬或同區域每日高溫清洗。
3)動線與人員
- 動線原則:健康區 → 隔離觀察區 → 病患區;每區更換手套與鞋底消毒。
- 訪客與志工入場:酒精/洗手、鞋底踏墊、不跨區,避免把病原帶回家。
狗園與社區的實務清單
- 每日觀察卡:食慾、精神、體溫、排便、咳嗽/鼻涕、皮膚狀況。
- 疫苗台帳:犬名/編號、批號、接種日、下次提醒。
- 物資專區:消毒液、手套、一次性圍裙、鞋底踏墊、紅外線體溫槍。
- 分區標示:健康、隔離、病患、物資、垃圾與醫療廢棄收集點。
志工與餵食者的「友善防疫」守則
- 固定時間、固定點:減少不同犬群混流與搶食衝突。
- 清潔攜帶容器:避免共食與共享水源;用後清洗晾乾。
- 觀察通報:發現異常症狀,記錄地點、時間、影像,告知管理者或動保單位。
- 防暑防寒:極端氣候提供遮陰、乾燥墊材與保暖,降低次級感染。
常見迷思,一次說清
- 「打多種疫苗最保險」:不一定。疫苗組合需依風險與健康狀態配置,盲目施打可能增加副作用與成本。
- 「打完就能立刻合群」:免疫建立需要時間,隔離觀察依然關鍵。
- 「成犬沒打也沒事」:高風險場域(開放狗園、收容、街犬群)建議補強免疫,降低爆發風險。
當出現可疑群聚疫情時,該怎麼做?
- 立刻分艙:症狀犬 → 病患區;同群接觸犬 → 觀察區。
- 封存動線:暫停訪客,志工單一動線作業。
- 就醫與採檢:由獸醫判斷採檢範圍、治療方案。
- 溝通與記錄:透明揭露、日報表;以事實降低恐慌。
把底盤守好:捐糧、醫療與 TNVR 是「長期免疫」
穩定的蛋白質與熱量、基礎醫療與結紮能降低群聚、爭食與懷孕帶來的風險,從源頭減少易感與高風險族群,讓疫苗的效益最大化。
浪愛存在:我們把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
浪愛存在專注支援弱勢狗園與街頭浪浪:狗糧募集、醫療補助、TNVR 推廣、衛教內容。我們不收容、不訓練,但把你的一份心意,轉化為第一線最實用的防疫後盾。
🐾 讓疫苗真正發揮效果,從你的行動開始
常見問題 FAQ
Q1:幼犬多久可以開始打流浪狗疫苗?
A:常見做法約 6–8 週起始並按週期加強,但請由獸醫依體況與環境風險訂定。
Q2:打完疫苗一定不會生病嗎?
A:疫苗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,但不等於不會感染。隔離、消毒與動線管理同等重要。
Q3:成犬完全沒接種紀錄,該怎麼補?
A:多採起始+加強策略,再進入維持週期;應由獸醫評估合適的組合與時程。
Q4:爆發傳染時,還能繼續開放參訪或認養嗎?
A:建議暫停,先分艙與就醫,完成場域消毒與健康監測後再恢復。
Q5:資源有限,先做哪件事最有感?
A:優先隔離+基礎消毒、補足蛋白質與水、由獸醫規劃核心疫苗與驅蟲;中長期投入TNV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