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再用跑的!你越跑越危險,破解被狗追的行為密碼

許多人在路上遇到狗狗突然追上來,第一反應就是拔腿就跑。但你知道嗎?這樣的行為反而會讓狗狗更加興奮甚至具有攻擊性。其實,「被狗追的原因」往往不是因為牠們天生兇猛,而是源自於本能反應、恐懼與地盤意識。認識狗狗的行為語言,才能真正避免衝突與誤解。


被狗追的常見原因

  • 地盤防衛:狗狗是高度有地盤意識的動物,陌生人經過牠們「認定」的範圍,很容易被視為入侵者。
  • 追逐本能:快速移動的物體會觸發狗的本能反應,就像牠們喜歡追球、追車,看到人跑也會不自覺跟上。
  • 恐懼反應:有些狗狗曾被人類傷害,對人心生防備。當你靠近時牠感到威脅,就可能先發制人。
  • 餵養習慣混淆認知:若社區中有人經常餵養卻缺乏互動,狗狗可能會對其他人投以混亂的期待,甚至產生護食心理。

你該怎麼做,避免被狗追?

了解原因之後,面對街上的狗狗,我們該怎麼正確應對?以下是幾個實用建議:

  • 不要跑:奔跑會激發追逐本能,應該放慢腳步、保持冷靜,避免與狗對視。
  • 側身移動:直視和正面接近會被視為挑釁,側身降低威脅性。
  • 使用障礙物:可用包包、外套或腳踏車作為中間緩衝物,避免牠靠近。
  • 避免尖叫與揮舞:高聲尖叫與快速手勢會讓狗感受到威脅,反而加劇攻擊傾向。

萬一被狗攻擊,怎麼辦?

如果你不幸被狗狗撲咬或攻擊,請冷靜應對並採取下列步驟:

  • 保護要害:用背包或外套保護頭部、頸部與手臂,避免被咬到致命部位。
  • 保持倒地姿勢:若被撲倒,請縮成一團保護軀幹,避免掙扎刺激狗的攻擊慾望。
  • 求助並記錄:盡快尋求協助,並記下狗隻外觀、地點等資訊,供通報與追蹤。
  • 儘快就醫:不論傷口大小,都應就醫處理,以防感染與狂犬病風險。
  • 通報相關單位:可向動保處、1999或縣市政府反映,尋求街犬管理協助。

為什麼我們要理解狗的行為?

流浪狗不是天生壞脾氣,而是過去的創傷或環境壓力造成牠們對人的警戒。只要我們願意用正確的知識與態度互動,許多街犬不僅不具攻擊性,甚至能成為人類忠實的守護者。


從教育開始,打造人犬共好環境

學校、社區與家長都應該普及正確的街犬互動觀念。比起對浪浪心生恐懼,我們更應該學會尊重與觀察牠們的情緒,這是人與動物共存的第一步。


支持正確的街犬管理方式

如果你也支持人犬和平共處的理念,可以選擇響應「浪愛存在」的行動。我們長期支援狗園糧食、醫療與節育計畫,減少街犬衝突與繁殖問題,讓每一隻狗狗都有機會回歸安定生活。


🐾 支持浪愛存在,一起改善街犬的未來!
👉 我要捐糧我要捐款


常見問題 FAQ

  • Q1:如果我真的被狗追了,可以報警嗎?
    A1:若發生人身安全疑慮,建議可聯繫當地警方或動保處。若是特定浪犬長期出沒且有攻擊傾向,可通報動保單位評估處理。
  • Q2:街犬為什麼會追人?是牠們本來就很兇嗎?
    A2:多數街犬追人是出於防衛或本能反應,並非蓄意攻擊。奔跑、叫喊或靠近牠的食物等行為都可能觸發牠的警戒心。
  • Q3:遇到群狗怎麼辦?
    A3:盡量不要進入牠們的活動範圍,也避免帶有食物或與其中一隻狗互動,容易引起其他狗的注意。保持冷靜、慢慢離開現場是最佳策略。
  • Q4:我可以對追我的狗使用驅狗噴霧嗎?
    A4:不建議主動攻擊狗狗。使用驅狗工具應作為防衛手段,並避免激怒或造成牠更大的驚恐反應,可能引起反效果。
  • Q5:要如何改善社區中「被狗追」的問題?
    A5:推動 TNVR 絕育計畫、建立友善餵食點、教育居民正確互動方式,都是有效降低街犬警戒與攻擊行為的關鍵。